话剧《英雄儿女》迎来志愿军老战士
前来观看话剧《英雄儿女》的志愿军老战士向观众挥手致意。主办方供图
■本报记者诸葛漪
10月16日,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大型话剧《英雄儿女》最后一场演出迎来一群特殊的观众——15位平均年龄87.8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。黄建华、彭炎、刘家骧、杨志华、吴永麟、张学忠、吴无畏、陈鸿秀、徐念奎、颜怀俭、陈泽、张建群、朱俊贤、程之清、张启华聚精会神观看演出,仿佛回到70多年前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。
9月6日下午,《英雄儿女》开票时发布了一则演出市场少有的“赠票”规则:志愿军老战士可通过电话预约,享每人2张演出赠票。1个月时间里,有25位志愿军老战士向上话提交预约申请。16日13时,志愿军老战士们陆续到达剧院,不少人佩戴着军功章、纪念章。《英雄儿女》剧组人员为他们戴上大红花,一如他们当年出征前蕴含后方人民力量的英雄之花。
88岁的老战士徐念奎带着入朝作战时的纪念品来到剧场,其中有一把他用炮弹筒做的饭勺,“天天高强度跑来跑去,筷子太容易丢了,我们用炮弹筒的碎片打造‘苏格拉’,就是朝鲜语‘勺子’的意思,这样的饭勺可以塞入上衣口袋”。
1951年,17岁的徐念奎被分配到炮兵7师21团6连任指挥副排长,入朝作战。上战场前,徐念奎给在上海的母亲写了一封信,“枪林弹雨,总会流血牺牲,如果我牺牲了,这是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,是伟大而光荣的”。在战场上,徐念奎坚守在一线的隐蔽观测所,克服缺水、缺粮等困难,为炮兵指示目标,他也先后荣立两次三等功。
老战士吴永麟入伍前在上海福州路书店工作,为了抗美援朝报名参军。89岁的他至今记得,自己与战友们在格致中学集中后,佩戴大红花分乘几十辆大巴经过南京路直达上海北站,“沿途人山人海,大家挥舞国旗欢送志愿军,我永生难忘。”复员回沪后,吴永麟从事工业气雾剂研发,产品荣获国家展会金奖,“无论在哪个岗位上,我们都坚持‘三个不相信’——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,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,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。”
场灯渐暗,火车鸣笛声再起,台上台下的英雄再次回到那段峥嵘岁月。演出结束后,饰演王成的刘炫锐向观众们介绍:“今天我们迎来一群特殊的观演嘉宾——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老战士和他们的家属。”全场观众起立鼓掌,向英雄致敬,志愿军老战士们站起来挥动双手,大声说:“谢谢大家。”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